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2014年08月22日00:00
字体:[ ]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报告主要研究以社交功能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包括狭义的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以了解市场的整体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三大社交类应用中,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最高,为89.3%,其次是社交网站,覆盖率为61.7%,再次是微博,覆盖率为43.6%。

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信:满足人们的不同社交需求,用户重合度高

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偏于沟通、交流、互动,微博则更偏向信息传播,让人们从中获取新闻资讯,三类应用互为补充。33.7%的网民同时使用社交网站、微博和即时通信工具这三类产品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用户的重合度高。

从三大类应用的具体使用功能来看,用户对社交类网站的应用主要是上传照片、发布更新状态、发布日志/评论,对于即时通信工具,用户主要用它来聊天或者是关注朋友圈,这两类应用主要是用来沟通、交流、互动,认识更多的朋友,维系当前的熟人关系,而对微博的使用主要是关注和参与新闻热点话题、关注感兴趣的人及与其发起互动交流,微博社交媒体的属性凸显。

微博用户呈年轻化、高收入、高学历的趋势,即时通信用户年龄相对较大,社交网站用户学历、收入相对较低。

社交类应用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对新闻资讯:社交类应用普及后,网民网上收看新闻资讯的渠道从单一的新闻资讯类媒体转变成以新闻资讯类网站为主体,微博、社交网站并存的格局。当用户网上浏览新闻资讯时,除了新闻资讯类网站以及新闻客户端外, 21%的网民会通过微博关注新闻,13.9%的网民会通过社交网站关注时下发生的热点问题。

对网络购物:当前网民的社交购物意愿和意识还不高,23.8%的网民愿意分享购物信息,35.8%的网民愿意购买别人推荐的产品。网民的社交购物习惯尚需不断培育。

对网络视频:65.8%的网络视频用户会在微博或社交网站里收看别人推荐的视频,55.1%的人愿意在微博或社交网站里点击进入视频网站收看视频。社交类应用可作为推广网络视频的重要渠道。

社交类应用的商业化  

从网民对商业化产品的参与程度来看,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这三类产品的商业化模式呈不同特征:对社交网站的商业化产品,用户参与最多的是站内购物和付费游戏;对于微博,用户参与最多的是周边信息搜索和站内广告;对于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扫一扫购买商品和微信支付的使用率较高。

请点击下载报告:统计报告全文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