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蕊:中国移动互联网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手机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移动终端市场,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步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其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的特点,使它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例如在超市或商场里,我们可以用手机扫描条形码进行价格比对或者更多的了解产品信息;我们可以用手机支付火车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中的APP预订饭店。未来,手机还将会代替信用卡成为一种非现金支付手段,让我们可以直接“刷机”消费。可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手机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私人小助手,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智能化移动搜索,实现自动化、人性化搜索内容。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表面上看移动互联网已进入爆发期,但其实这一切仅刚刚开始。Comscore的数据显示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成长。
从德国与美国手机用户中接入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来看,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一年间,德国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手机用户从1870万增至2480万人,增长了32.6个百分点。而美国在已拥有较大手机网民基数的情况下,仍旧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个百分点。

此外从德国与美国手机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比例来看,德国2011年4月,手机用户中33.4%会使用手机上网,而截至2012年4月,比例已经上升至43.2%。而美国手机用户上网比例则从46.1%提高至56.0%,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两国用户比例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再来看看中国手机网民增长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手机网民数量超过了台式电脑,手机一跃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

从上述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使用率不断提高,并存着巨大的提升空间。移动互联网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当然这不仅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体现在用户黏性的快速加强。来源于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社区调查http://cnidp.cn/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网民中34.7%手机上网每日时长在1小时以上,每日时长在30-60分钟的手机网民比例占19.3%。

除了手机上网时长较长外,中国手机网民中最主要的上网场景是家中,比例高达73.9%,其次才是在交通工具上(72.1%)。时长与场景的特点说明了手机上网越来越成为人们上网的重要方式,移动互联网使用强度将会逐步递增。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用户对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兴趣与日俱增,移动互联网还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才刚刚开始。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http://www.cnidp.cn/;http://互联网数据。中国)”——免费、开放的第三方互联网统计数据资源,欢迎注册使用,数据引用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10--58813000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四街四号中国科学院
软件园1号楼一层
邮政地址:北京349信箱6分箱 CNNIC
邮政编码:100190
传 真:010-58812666
网 址:www.cnnic.cn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
电子邮件:service@cnnic.cn(服务邮箱)